2012-08-29
李國賓教授在湯森路透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I)中,有數篇文章為工程學領域被引用次數排名前1%的論文作者。透過此次專訪我們將可以瞭解到李國賓教授的研究背景、學術成就以及對台灣未來的研究展望 。
• 能否請您與我們簡單分享一下您的主要研究領域?
我的主要研究領域分為二大部份,第一部分為微流體晶片系統及其生醫應用,第二部分為生醫電子系統。目前80%研究人力與資源分配在第一部分,20%分配在第二部分。
• 您是如何參與這項研究領域,在研究中是否有遇到任何挑戰,而是什麼原因促使您繼續研究?
我在美國念博士班時即開始接觸微機電系統製程及應用,但大部分均應用在航空及流體控制等領域。我在1998年回國後才與醫學院同仁進行生醫研究。在過去14年中,我們需要經常性地與臨床醫師及基礎醫學研究同仁探討具臨床需求及市場價值之研究課題。從事跨領域研究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熟悉並理解合作伙伴之需求,並進而由不同之面相及核心技術切入專業領域,因此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及精力重新學習新領域之專業知識。熱門的領域通常吸引全世界第一流人才之投入,因此研究之步調與壓力亦倍增。對研究的熱忱與合作夥伴之支持是促使我繼續研究之主要動力。
• 為什麼您的研究文章可以被高度引用,您有何看法?此研究是否為一個新興的發現、研究方法或是知識的集成?
目前我們有6篇文章被高度引用,主題均為微流體系統在生醫之應用。仔細分析這些文章其內容大多是基礎微流體元件之設計、製程及原理,因為過去15年來微流體系統引起全世界研究學者之廣泛注意,認為藉由此技術可提供重要的平台技術,在生醫檢測及化學分析等領域有革命性之應用。因此,較具創新性之元件設計及製程能在此領域獲得重視,並廣為引用。
• 請您以通俗的用語簡述一下您的研究主題?
微流體晶片系統是一個發展中的新技術,被認為有可能為疾病檢測帶來新的應用契機。其具有高檢測效能、可拋棄式、可攜帶性、低樣品及檢體消耗量、低耗能、體積小以及成本低等優點,使得醫生能夠善用疾病快速檢測之功能,來挽救每一個寶貴的生命; 也讓微流體晶片系統能夠深入每個偏遠地區及適合不同之臨床需求,來達到醫療救助之目的。
• 請問您希望您的研究對社會有何貢獻或影響?而未來您的研究主題或方向將會是什麼?
我最大之願望還是希望能將研究成果實際應用於臨床生醫檢測,並改善目前之醫療限制。我所研發之微流體生醫系統可應用於傳染性疾病、遺傳性疾病、新陳代謝疾病等快速檢測,希望在不久後即能在市場看到這些晶片系統。未來我的研究主題將挑戰癌症檢測及幹細胞相關研究、我預期微流體系統亦能為這些應用提供有用之平台技術。
• 身為台灣傑出的科學家之一,請問您有什麼建言要給其他的研究者?
我建議台灣的傑出研究人員應挑戰困難的題目,做一些「有點難但不是做不到」的研究。另外,跨領域之大型研究是充滿希望及挑戰,只要願意尋求合適之研究夥伴,可望解決較為複雜的實務問題。
網址→http://ip-science.thomsonreuters.tw/specialarticles/nthu_leegb/
|